非遗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信息来源:贵州日报 添加时间:2022-01-22 浏览次数:301次

“守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又养家。”松桃自治县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靠着苗绣脱贫的女员工嘴边挂着这么一句顺口溜。

这句顺口溜背后,有一个关于非遗助力脱贫攻坚的温暖故事。2008年,贵州松桃苗绣第七代传承人石丽平创办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10余年间,该公司利用苗绣累计带动4000多户贫困群众就业,产品远销国外。

石丽平将苗绣从“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把贫困地区的文化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石丽平更有干劲了,“苗绣的绣、染、织产业链已实现健康有序发展,我们要运用苗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大有作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施行后,越来越多专家学者呼吁:乡村振兴不是千篇一律的统一规范,而要走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个性化、特色化发展。

如何找到这样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专家学者给出答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振兴的资源宝库,是乡村振兴中个性化发展途径的重要依据。

非遗的力量,贵州早有实例见证。

丹寨县万达小镇,引入丹寨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余项省级非遗代表项目。目前,小镇经营业态中,非遗商户占比超过70%,非遗渗透到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要素中。开业4年来,小镇内特色手工业商铺销售总额超3.05亿元,带动3742名原贫困人口年均增收约4000元。

用非遗助推乡村振兴,贵州有资源——

贵州有一座巨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矿”。今年6月,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贵州苗族古瓢舞、赤水独竹漂、凯里酸汤鱼制作技艺等19个项目入列。

截至目前,全省已有人类非遗代表作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104项、省级非遗代表项目628项,省级以上非遗传承人628名。

用非遗助推乡村振兴,贵州有基础——

在脱贫攻坚中,贵州以传统工艺为重点,依托各类非遗项目,支持在全省各贫困县设立一批特色鲜明、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截至目前,贵州已建立起以“非遗小镇”“非遗村落”“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为主要架构的非遗传承和就业体系。

黔东南州,83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因非遗扶贫工作突出,被列入全省第一批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入选数量占全省总数的48%。

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粟周榕告诉记者,自2018年以来,这些就业工坊的产值总和达到2.5亿元,吸纳就业人数达到1.8万人,其中贫困人口7800余人。她认为,非遗产业的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力量,更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用非遗助推乡村振兴,贵州有人才——

赤水竹编产业发展一度被缺乏文化创意和包装设计困住。赤水竹编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先后选派12名竹编手艺人赴上海美术学院、同济大学等学习竹编产品创新设计研发。

学成回来的学员,分别组织开展“百名竹艺工匠兴乡计划培训班”“非遗助力脱贫竹编工艺培训班”等培训10余期,累计培训学员近千人。

同时,依托上海美术学院在赤水竹编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挂牌驻赤竹艺研培教学基地,邀请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上海意图工业设计公司、杭州膳家等文创设计师多次赴赤水帮助竹编非遗产品设计研发、培训指导,为赤水竹编产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

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在非遗人才培养方面做得更深入细致。据悉,全州现有非遗进校园示范学校323所,其中省级52所、州级71所、县级200所,形成了以凯里学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为龙头,县级职业技术学校为骨干,323所示范项目学校为带动的非遗教育层次。通过示范学校的带动,全州有1000余所学校常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其宗旨是利用当地的有效资源发展经济,让农村居民生活更加富裕。有资源、有基础、有人才支撑的贵州非遗,定能为乡村振兴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