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宁:老教授来小学传授他的“非遗绝技”
信息来源:学习强国 添加时间:2022-03-02 浏览次数:370次

近日,由上海市长宁区文明办、长宁区文旅局、长宁区教育局主办的艺术大家进校园活动迎来了第四位“大家”。他是谁?他将如何把“美育”带进校园?

上午8点半,一位穿着格子衬衫,背着帆布袋,头发花白,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的老人从141路公交车上走下来。他叫王建中,是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同时也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派剪纸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他要去上海市长宁区安顺路小学给全校师生上一节剪纸艺术课,分享他的“艺术人生”。

王建中的父亲王子淦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建中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和剪纸艺术的熏陶,对中国传统艺术有着深刻的认识与执着的感情。38岁那年,在同济大学当老师的他不忍这门“极致”的手艺就此失传,决定拾起剪刀,可“半路出家”的王建中得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那个时候白天要上班,晚上7点多吃完饭歇会就开始练,一直练到凌晨1点左右。”王建中告诉大家,即使现在70多岁了,也是练到那么晚才能睡觉,因为生物钟调不过来了。

课上,王建中以党员徽章为图案教学生剪纸,并普及中国共产党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努力才能获得真正的本事和快乐。”王建中边教剪纸技艺,边教育学生要有吃苦耐劳的品格。

仔细观察王建中的右手,食指第二关节已经被磨出厚厚的老茧。由于该位置需要长时间抵住剪刀手柄发力,一次次磨出的水泡变成了血泡,最终形成了现在厚厚的茧。每隔一段时间,王建中需要用美工刀把茧削平一些才不影响练习。王建中告诉学生,今天纸上的“行云流水”都是背后的“十年磨一剑”。

剪到细微之处,有学生提出换上更小的剪刀,这样更容易操作。王建中拿出在家门口菜场购买的“大家伙”给出解答。原来,即使是最小的剪刀,它和大剪刀最尖的部分都是差不多的,只要手艺人的功夫到了,一样可以剪在“毫厘之间”。

提到剪纸在“美育”方面有何独特优势,王建中表示,剪纸容易上手,一张纸、一把剪刀足矣。同时,平面艺术上的理论、审美,在剪纸上也几乎都能够体现,如构图、色彩都是剪纸必备要素。王建中说:“我剪转弯处的时候几乎都用圆角,这个(剪纸)里面有很多的美学原理。”

五年级的俞博雯平时就很喜欢剪纸,这次能有跟非遗大师学习的机会,她十分珍惜。看到王建中老师随手就剪出一只牛、两只鸟,她觉得不可思议。她表示这种“语数外”之外的艺术课很有意义。

安顺路小学分管德育工作的沈蓉表示,在剪纸课之前的沪剧课和昆曲课同样令人印象深刻。艺术不仅可以陶冶情操,也能启发智慧。据介绍,安顺路小学目前已开设美术社团、音乐剧社团,组织合唱队、舞蹈队等,平时还会购买艺术课程给学生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