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铜梁:三代传承 守护一墨清辉
信息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添加时间:2022-03-31 浏览次数:445次

晚风吹动竹林,落日照不进旧屋,烛火下,女子研墨,男子笔下生花。看着短视频里的光影交错,何文凯老人双手摩挲,眼里泛起氤氲。

短视频,七分钟,展示古法制墨全过程。

何文凯,七十六岁,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何氏制墨”第五代传承人,“这一锭墨,陪了我七十年。”

一锭墨 折射百年匠心

制墨,是门手艺活,原材料的遴选、制作工艺的考究、放置储存的细节,每一个环节,都有门道。

“‘何氏墨’是川墨的集大成者。”何文凯说,“制一块墨,可不容易。”

顶好的桐油倒入土陶碗,灯芯没入,留一段点亮。用竹片卡住搪瓷碗,放在灯芯上方,烟灰燃烧,悉数附着搪瓷碗上,待桐油燃尽的当口,用软笔刷轻扫,将油灰收入油纸。

收好的油灰,在水中清洗,刨除杂质后,放置在干燥处阴干,大约需要一年的光景。

这一年间,不能闲着,需要寻找优质的牛骨胶、牛皮胶、红花、冰片、金箔等辅料。“熬胶先熬药。”何文凯介绍,何氏墨从清朝咸丰年间流传至今,制作工艺遵照古法,千辛万苦,才能保得住滴墨沉香。

“好墨十万捶”,墨灰、胶质、中药混合好的墨炱,要经过千揉万捶,才能让所有材料有机融合,“至于揉至何种程度、捶打多久?这就要靠我们常年积攒的经验了。”

装入磨具、修边,雕刻上龙飞凤舞图案,用金箔描绘,再阴干一年,这才玉成一锭墨。

“我们何氏墨,具有微、光、油、亮的特点,这都是用时间打磨出的精品,我常听老人说,墨是一味药材,能治病呢。”何文凯的儿子,“何氏墨”第六代传承人何永其说。

一份爱 反射人生百味

不同于父亲何文凯的坚守,何永其更多的心思,放在了“保护”上。

这种改变,源自于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少人选择用笔墨传意,古老的文化,在岁月的长河中,慢慢坐上了“冷板凳”,所以何永其有自己的疑问。

“没人用谁买?没人买谁生产?没人生产谁传承?”

近年来,重庆市相关部门对民间非遗进行大力保护,铜梁区非遗文化保护中心也通过各种方法,让非遗走上“舞台”。铜梁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区非遗品类多,龙舞、兰花根、制墨工艺等,都凝结着铜梁人的智慧和匠心,我们将责无旁贷地保护。”

 

依托政府的扶持和自身的热爱,何永其把从父亲那里学到的技艺,传给了儿子——第七代传承人何昇剑。父子二人目前经营着一家理发店,店内木雕挂满墙壁,古色古香的装潢,别具一格,“手艺不能断,作为传承人,我要保护它,我坚信,好的事物会永存。”

“制墨和木雕分不开,墨上的图案,要一笔一笔描绘,我从小就练习。”何永其指着一版《虎字》木雕说:“一撇一捺,三个月,要不是真热爱,谁耐得住这份寂寞。”

一缕香 映射民族精韵

在何昇剑眼里,制墨像一种家训。

 

“爷爷常说,‘人要能吃苦,就像墨一样,磨得好,裱起来,能反光、发亮’。”何昇剑耳濡目染,从小跟着父亲、爷爷一起制墨,年纪轻轻,就能从容地制作出一锭好墨。

“很累人,要眼、手、心都到位,才能成。”回忆起制墨的经历,腼腆的年轻人有很多话,“我觉得制墨是根植在我们家血脉里的记忆,那个过程,很让人沉醉。”

但何昇剑也有自己的想法,“我一点也不担心这门手艺会断档,我们一代代传,就能存下去,我最想看到的是制墨能推广出去。制墨是中华文化的剪影,透过它,能看到整个民族的文化传袭、沿革、魅力。”

这时候,爷爷何文凯接过话头:“孙儿说得对,我希望墨文化能真正推广出去,进学校、进社区、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谈话间,何文凯拿出珍藏的两箱墨,码放整齐,不落尘垢,阳光下熠熠生辉,靠近一闻,清冽之余,墨香浓郁,萦绕鼻腔,不曾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