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摊铺——河南

(排名不分先后,内容由商家提供)

1、宝丰酒传统酿造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宝丰酒是中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之一,曾名“父城春”“龙兴酒”“龙山酒”“莲花酒”等,酿造历史十分悠久。宝丰酒酿造以优质高粱为原料,用大麦、小麦、豌豆混合制曲,有选料、粉碎、制曲、酿造四大主要工序和近百个环节,陶瓷地缸发酵、清蒸二次清等是保证其酒质和特色的重要工艺。宝丰酒具有清香纯正、绵甜柔和、甘润爽口、回味悠长的特点。

卢振营(中)在制曲车间现场指导宝丰酒制曲工艺

卢振营,男,汉族,出生于1956年11月,河南省宝丰县人。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80年代,卢振营在研究低度酒和降度酒除浊方法和降度加浆用水处理方法上,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是国内较早使用纯净水加浆降度和活性炭吸附浑浊技术的专家之一,也是国内最早研发清香型低度酒的主要完成者。他主持完成了宝丰酒在制曲、酿造、勾调等关键工艺方面的技术创新,特别是解决了清香型白酒口感糙辣的技术性难题,在口感的绵柔度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创新了国色清香宝丰酒中高端产品品牌。

2、黄河澄泥砚

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黄河澄泥砚,始于汉,盛于唐宋,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从唐代起,跻身于中国四大名砚之列,曾被作为贡品,深受文人墨客喜爱。

黄河澄泥砚是以黄河故道沉积的泥土为原材料经过加工烧制而成,它不属石砚,是质地类砖瓦,属陶瓷砚的一种。澄泥砚所选题材和造型多为脍炙人口的民间传统吉祥图形,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内容。经过烧制质地坚硬耐磨,易发墨,且不耗墨,不损毫,可与石砚媲美,成为文人墨客案头集实用和装饰为一体的文房四宝。

游敏,男,汉族,出生于1956年11月,河南省新安县人。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973年,游敏随游传禄学习制作澄泥砚,为游家澄泥砚第五代传人。他继承和发展了澄泥砚的制作工艺,其制砚原料选采于黄河禹门口至花园口两岸三百余公里河段沉积百年以上的河泥。经过晾晒、风化、筛选、澄滤、陈腐、揉炼,并经化验酌情添加数种矿物质。其所制砚台温润细腻,色变奇幻,雕工精美,妙理天成。

3、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中药炮制技术(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主要分布在河南省焦作市的武陟、温县、沁阳、孟州、博爱等市县。因焦作古称“覃怀”“怀州”“怀庆”,故将这一地区种植的草药称为“怀药”。四大怀药指怀山药、怀菊花、怀地黄、怀牛膝。

四大怀药在焦作种植已有三千年历史。史书记载,公元前734年,卫桓公即以怀山药为贡品进献朝廷。隋唐以后,四大怀药得以推广,并经丝绸之路传入西亚和欧洲。明清时期,人们对四大怀药的药用价值认识日益加深,明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李中立的《本草原始》、卢之颐的《本草乘雅半偈》中均有详细记载,武汉、北京、西安等地都建有怀庆会馆,专营怀药贸易。清代中叶,怀药贸易达到鼎盛时期,四大怀药远销全国各地及香港地区和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国。四大怀药在育种、选地、整土、整地、育苗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炮制亦十分讲究,具有独特的工艺。近年来,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技艺被越来越多的人认知并重视。

康明轩,男,汉族,出生于1969年10月,河南省温县人。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康明轩出身于怀药种植加工世家,自小耳濡目染,通过学习实践对种植加工技艺烂熟于心。2000年7月,康明轩在父辈经营的基础上,把家庭作坊变成了工厂,按照国家标准建成系列怀药无菌标准化加工车间。在保留传统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技艺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发展,使怀药产品达到30余种。在宣传千年怀药文化的同时,康明轩经过不断钻研,与各专业院所交流,成功改良怀山药种植技术,既不失古法意味和功效,又符合现代社会对环境保护和身体保健的要求。

4、白马寺金银器制作技艺

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据王氏族谱记载,白马寺金银器制作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经过代代相传,在清道光年间,第十代传人王继增建立起金银器加工作坊,开始了规模化的金银器加工生产。清末民初,白马寺金银器制作技艺进入鼎盛时期,工艺上吸取了中国传统工艺技法而有所发展。

白马寺金银器制作技艺精湛,主要有范铸、失蜡铸造、捶揲、錾刻、焊接、鎏金、掐丝、镶嵌、镂空、浮雕、累丝等。制作一件精美的金银器物,须经过范铸、捶揲、纹饰錾刻、铆接和焊接等4个步骤的加工,然后再经过最后的抛光或做旧等工艺,一件作品基本制作完成。

王亚强,男,汉族,出生于1970年1月,河南省洛阳市人。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亚强是白马寺金银器制作技艺第十七代传人,自幼深受河洛文化的熏陶和家庭的耳濡目染,高中毕业后,正式跟随父亲潜心钻研学习仿古金银器制作技艺。在刻苦学习技艺的同时,王亚强抱着把传统金银器制作技艺传承和发扬光大的决心,克服困难,创办了洛阳华强工艺品厂,全身心致力于仿古金银器的传统制作和探索挖掘,并且整理了一整套制作金银器工艺技法的资料,包括一些即将失传的手工技法,培养了大批纯手工制作金银器的专业人才,使传统金银器制作得到了非常好的传承和发展。

5、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有2300年的传承历史。毛尖茶主产于信阳市浉河区、平桥区,采摘时间以清明前,晴天上午10点以前采茶为宜。炒茶所采用的“熟锅”甩条手法和大茶把炒“熟锅”方法,是该技艺的一大特色。采制的茶叶以细圆挺秀,满毫匀齐,色泽翠绿为标准。茶水以汤清色绿、香高味浓耐泡、滋味醇香为最佳。

周正祥,现任河南其鹏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商城县其鹏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全国共享乡村振兴实践指导师、河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讲师、信阳市政协委员、信阳市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信阳市工商联执委、信阳市青年联合会常委、信阳市茶产业协会副会长。 每年参与布展信阳茶叶节活动及国内茶叶贸易、茶艺文化、茶技术交流等茶事活动5~7次,利用展板、技术资料、PPT等多媒体进行免费宣传,每年用于展板、资料、多媒体及互联网宣传支出在10万元以上。2016年4月周正祥在农业部组织的职业农民培训大课堂上分享传统制茶工艺的学习方法和心得,扩大信阳毛尖传统工艺的影响力。为让更多的人享受和了解大别山深处品牌茶叶及制茶技术工艺流程,不断使信阳毛尖这个品牌真正驻守饮茶者心灵深处,走向消费市场,让品牌增辉,让茶农增收,佳惠社会。

6、糖画

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糖画,亦糖亦画,可观可食。原料以麦芽糖为主,白砂糖为辅,先把原料按比例熬成糖块备用,做画时把糖块融化成糖液,用小圆勺舀起铜锅中的糖稀,以腕力带动勺子运行,画出糖画图形。 题材多为人物、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作品形式有平面糖画、立体糖画、工艺品糖画等。

刘胜利,男,糖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高级民间艺术师,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原魅力工匠。自幼跟随祖父学习糖画,代表作品有《玄武》《牧童短笛》《嫦娥奔月》《龟鹤延年》《招财进宝》等。除了创作传统的平面糖画,立体糖画,他又创作了工艺品糖画,可以保存数年不化,不变色,把糖画发展到了新的高度,代表作《农家院》在2017年度“河南省建设百花奖”评选中荣获“巧夺天工奖”。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期间,刘胜利还创作《白衣天使》《武汉加油》《医务工作者》等多幅糖画作品。

7、郑州烩面制作技艺

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合记烩面发源于郑州,至今已经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其严格传统操作工艺,数十年来坚持先漂后烩、一锅一碗,经过几代厨师的口传身授,潜心摸索,合记烩面已经成为省会餐饮业的名牌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声誉。目前,烩面已经与郑州市民乃至河南居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联,形成了河南省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

李斌,男,任合记烩面质量总监、合记烩面第三代传承人。李斌同志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全心全意为消费者服务为宗旨,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公司技术骨干,炼就了过硬的质量管理本领,他始终坚持在一线抓好产品质量,通过实干赢得顾客赞誉。他以实现产品质量标准化为目标,他总结出“面坯手工操作”、“调料配比方法”、“开水兑汤”等合理化建议,形成了“七必须操作规范”,“烩面双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为提高合记连锁企业产品质量,树立郑州城市品牌形象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8、风筝制作技艺(宋室风筝)

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两宋时期,风筝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中占有相当地位,汴梁风筝经千年传承,至今不绝。“宋室风筝”造型逼真,画工细腻,扎工精巧;组装骨架,携带方便;起飞快,飞行稳,不用助跑;多取材于虫、鱼、鸟、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

宋长虹,女,宋室风筝第六代传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开封市轻工纺织行业工匠,河南省轻工工艺美术大师。 2019年6月获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文联颁发的“年度传承与创新大奖”;2019年11月,风筝作品《百蝶图》获第四届河南省民间文艺“金鼎奖”;获第十四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入围奖”;2019年为电视剧《清平乐》设计创作大雁风筝和菱形风筝;2021年12月,作品蝴蝶风筝登上《时尚芭莎》杂志。

9、汴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汴绣源于七朝古都开封,开封简称“汴”,故谓之“汴绣”。汴绣以绣制中国历史名画为题材,古朴典雅、针法多变、细腻光亮、立体感强,具有独特艺术风格。汴绣不仅传承了宋代刺绣针法,根据图案需要还创有新针法,吸纳汇集全国优秀针法于一身。作品不仅体现了绘画技艺,也使刺绣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赏心悦目。

程曼平,汴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刺绣艺术大师、河南轻工纺织大工匠,现任开封汴绣厂技术总监。自1972年到开封汴绣厂从事刺绣技艺至今已近半个世纪,经过几十年实践磨砺和淬炼,刺绣技艺全面娴熟,深谙汴绣技艺之真谛,创作了众多刺绣精品,在全国刺绣展评中荣获工艺美术百花奖金银奖。多年来,心怀传习汴绣技艺的信念,肩扛培养新人的责任担当,培养大批青年徒弟,为汴绣技艺的赓续传承作出了突出贡献。

王红梅,中共党员,高级技师、汴绣开封市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多次荣获市“巾帼建功标兵”、“技术标兵”、“河南省技术能手”等称号、2021年中共开封市十二次党员代表大会代表。1993年毕业于开封市三职高刺绣班并被汴绣厂招录。30年的刺绣实践创作淬炼,全面掌握汴绣针法技艺,参与创作许多具有重大影响绣品,许多绣品在全国、省、市展评荣获工艺美术百花奖金银奖,多次跟随老师参加各级非遗宣传展演活动,到学校、社区、新疆培训绣工,传习汴绣技艺,为汴绣厂主要技术骨干之一。

10、灯彩(汴京灯笼张)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汴京灯笼张亦称汴梁灯笼张,历代传人均有独特技艺传世。其传统作品使用纸、布、绸、缎、绢、竹、木等材料制造,经扎制、合褶、着色、整理等流程完成。灯笼张作品既有宫廷花灯的古雅、庄重与华贵,又有民间艺术的活泼、生活气息浓郁和富贵祥和的特点,其取材广泛,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和吉祥图案等,被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张俊涛,男,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出生于彩灯制作世家,1979年跟随父亲张金汉学习彩灯制作技艺,1992年起开始传统彩灯的研究与保护,2010年父亲去世后,投入全部精力从事汴京灯笼张彩灯的传承和保护,改建汴京灯笼张彩灯展览馆、组建汴京灯笼张彩灯传习所,系统地推广汴京灯笼张制作技艺。他的彩灯制作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挖掘和创新,形成了独特风格,特别注重彩灯题材与历史文化背景的密切结合,对传统光源进行探索,坚持传统制灯技艺,并吸收现代科技。此外,他还多层次、系统地开展技艺传承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性活动,扩大汴京灯笼张的社会影响力。

11、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绞胎瓷”又名“透花瓷”,以太行山特有的矸石为制瓷原料,制作流程有选土、炼泥、调色揉泥、制胎(拉坯、编花、贴片、镶嵌等)、修胎、荫干、打磨、施釉、焙烧(柴或煤)等30多道工序。因瓷器花纹由胎而生,内外相通,里外相透,一胎一面,不可复制,被称之为“编出来的瓷器”。

柴战柱,男,河南省焦作市人。国家级非遗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轻工大国工匠,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遗薪传奖获得者,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焦作市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艺术总监。        

从事当阳峪绞胎瓷开发与研究工作30年,传承和发展了近千年的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获得国家专利150多项,省科技成果2项,参与起草制定《地理标志产品  当阳峪绞胎瓷》地方标准。作品三次入编九年义务教育美术教材,三十多件作品被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珍藏,多件作品获得大奖。

12、烙画(南阳烙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烙画是根据炭化原理以高温烙具在可炭化材料上勾勒烘烫,使之呈现出自然的淡黄、中黄、棕、黑等变化,达到近似中国画的笔墨效果。发源并长期传承于河南南阳一带,是中国烙画的代表性流派,至今已有一百四十余年历史。以南阳市主城区为核心区域,在世代传承中,逐渐传播到省内外其他地区。

南阳烙画主要工序有构图、选材、起烙样、烘烫、题款、装裱等;技法有平烘、撕毛、点皺等;题材涵盖人物、山水、花鸟等。作品包括筷子、笔筒等小件日常用品,屏风、家具等大件家居用品,木板烙画、宣纸烙画、丝绢烙画等装饰用品,尤其是葫芦烙画广受群众喜爱。南阳烙画以烙为主,套彩为辅,色泽沉稳、古色古香、厚重典雅,显现着烙画历史渊源的深厚传统,材料、工艺、产品具有自己的独特性。

马静徽,女,汉族,出生于1988年4月,河南省南阳市人。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就职于南阳市烙画厂,烙画工作室副主任,南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其作品多次在国家级、省市级烙画大赛中获奖:如作品《乡情》在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配套烙画展览交易会获铜奖;作品《戏曲人物》在第十五届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暨第五届公益烙画艺术作品展中获金奖;作品《中华祖根》在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工艺美术博览会“飞花奖”评选中获铜奖。

杨骏飞,女,汉族,出生于1977年6月,河南省南阳市人。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其烙画技艺精湛,作品屡次获奖。2017年,作品《祥瑞图》获深圳文化博览会第三届烙画交易会二等奖;2018年,作品《古韵流芳》在第十四届深圳文博会之第四届烙画展览交易会中获金奖;2019年,作品《祥瑞图》在世界月季洲际大会暨第九届中国月季文化展览“古风汉韵 遇见胜春”烙画艺术展中获一等奖;2021年,作品《薪火相传》获“百工献艺庆百年——河南非遗讲述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故事”展览一等奖。

13、小吃制作技艺(逍遥胡辣汤制作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逍遥胡辣汤因源于西华县逍遥镇而得名。逍遥胡辣汤制作配料科学,熬制技艺独特。制作时将焙好的药料、小麦粉慢洗成的面筋、切碎的熟牛羊肉和高汤按一定比例,分先后兑制锅内,文火慢熬,木勺缓搅,熬制成羹,具有“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之特征,四时可食,最宜秋、冬。

高群生,男,回族,中共党员,河南省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高群生是逍遥胡辣汤制作技艺高氏第十三代传人,其自幼随父学习逍遥胡辣汤传统熬制技术,1978年高中毕业后专业随父亲在逍遥镇从事胡辣汤,研习传统逍遥胡辣汤技法。

从业40年以来,他始终坚持把打造河南饮食文化名片,传承传统逍遥胡辣汤熬制技艺,弘扬逍遥胡辣汤饮食文化为己任,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担当作为,守正创新,接续奋斗,精益求精,面向海内外开展了逍遥胡辣汤技艺传承,目前已发展全国连锁店60余家,累计向省内外8000余人传授胡辣汤技艺,针对各地农民、下岗职工及贫困户传授胡辣汤技艺均给予优惠措施或是无偿传授的支持,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走上致富路。

高朋,男,回族,中共党员,周口市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逍遥胡辣汤制作技艺高氏第十四代传人,高朋自幼耳渲目染逍遥胡辣汤传统熬制技法,深的其中精髓。数次随父高群生参加非遗展演,熟练掌握逍遥胡辣汤核心技能。成立了胡辣汤餐饮公司,专注于逍遥胡辣汤制作技艺的传承发扬和传播保护工作。目前在郑州开设7家胡辣汤店铺,在山西、山东、陕西、新疆等地拓展店铺20余家,从业以来累计授徒传艺达500余人。

14、陈氏木梳制作技艺

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该技艺以当地盛产的桃木、枣木、梨木等为原料,利用夹锯、粗锉、细锉、木梳架子、方杆子等20余种特定工具,经过挑选、断坨、打片、锯齿、修根尖、雕刻、成型、雕花、打磨、抛光等近30道工序制作而成,成品手感如玉、把持舒适、梳齿圆润、梳发顺畅,并有养生保健预防脱发等实用、收藏和鉴赏功能。

陈庆伟,男,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漯河,梳篦历史悠久,传承人陈庆伟,就出生在漯河的一个梳篦世家。陈庆伟师从伯父陈林申学习家族中的木梳制作技艺,经过多年的学习,已经熟练的掌握了陈氏木梳制作技艺的要领。他又将多种传统雕刻技法融入木梳创作之中,在木梳上雕刻以寓意美好的图案或纹饰,增加了木梳的工艺性、观赏性、文化性。

15、民间剪纸(孟津剪纸)

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剪纸,在洛阳孟津被称为“铰花”,属于豫西剪纸一脉,历史悠久。表现内容取决于其在生活中的实际用途,有嫁妆陪衬花、脸盆花、箱子花、墙花、窗花等喜花剪纸;有棚子花、挂钱花、灯笼花等节庆剪纸;有河图洛书、老鼠嫁女等神话传说类剪纸;还有鞋花、服饰花、虎头鞋等生活用品类剪纸。

孟津剪纸创作来源于生活,表达了劳动人民热爱生活、赞美生活、创造生活的思想情感,充分展现了河洛地区的风土人情。

畅杨杨,男,1991年生,河南洛阳人。 河南省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自幼年跟随擅长剪纸的祖母习翠英学习剪纸手艺,承袭了传统剪纸的创作技艺和文化寓意。擅长不画图案,即兴创作,多次获得中国剪纸赛事的金奖,是中国青年一代优秀的剪纸传承者。

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全国青联委员、洛阳市人大代表,洛阳市青联副主席,洛阳市民协副主席,获得文旅部“全国乡村文旅能人”,河南省民间艺术高手、 河南省青年五四奖章、洛阳市河洛工匠、最美奋斗青年、拔尖人才等称号。

16、聂氏麦秆剪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麦秆画又称麦秆贴,是我国中原地区古老的传统艺术,麦秆剪贴在河南多地都有分布,艺人利用麦秆的自然光泽和戗撕成丝的特性,采用平贴、多层粘贴、立体浮雕等手法剪贴成形,并辅以烙色或染色,达到质地光泽明亮、细节生动形象的装饰效果。

聂远征,男,汉族,1959年生,河南清丰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高级民间艺术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河南省爱心助残书画院执行副院长。聂远征从事麦秆画艺术40余年,潜心钻研技艺,精益求精,于传承中谋求创新与发展,为古老传统工艺麦秆画艺术的发掘、保护与弘扬做出了卓越贡献。从传统的单色平贴技法,逐步发展到烙烫多层次粘贴、浮雕式粘贴等新技法,其创新的麦秆圆雕技艺2012年获国家发明专利,该技艺在全国麦秆画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具有突破性意义,完善提高了麦秆画的艺术效果。

其作品荣获国家、省市及国际机构各级奖项50余项。

孙艮梅,女,1954年生,籍贯河南清丰。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聂氏麦秆画传承人。从事麦秆画艺术40余年。熟练掌握麦秆画整个制作流程,一直致身于民间麦秆画艺术的传承、传授,至今已授徒百余人。其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奖项。2015年至今定点清丰县第一实验小学开展麦秆画艺术社团,每周二、四传授麦秆画制作技艺两个小时。

17、牡丹香包

郑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香包”,古称香囊,亦称佩帏、容臭,其制作和佩戴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现在多用于民间端午节的赠品,以求吉祈福,驱恶避邪等。从我国民间现存清代以来的“香包”看,大多数以花卉和动物为主图,以隐喻象征等手法表达各种情感寄托和美好向往。如用莲花、荷花等喻意女性,用登梅的喜鹊、采花的蜜蜂隐喻男性,用松鹤象征长寿、石榴象征多子等。

“香包”的材料种类繁多,从前制作香包,大都以做衣服、鞋子等剩下的零星碎布做为香包的材料,棉布、麻布、绸缎等布料皆可应用。它通过一针一线一把剪刀,活灵活现各种图案,反映了劳动人民纯朴、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