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制作技艺(油纸伞制作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技艺类)
油纸伞制作技艺,始于明末清初,仍保留着古老传统的纯手工制作工艺,被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泸州分水油纸伞以泸州当地盛产的桐油、楠竹、水竹、岩桐木、皮纸等为原料制作而成,伞身轻便美观,伞面诗画兼备,选料精细、上油厚重、绘图雅丽等特色鲜明,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竹编(道明竹编)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美术类)
道明竹编,亦称“道明日用竹编技艺”,主要流传于以成都崇州市道明镇为中心,辐射济协、东关、白头、公议等乡镇,2000多年的历史,三年慈竹为料,青皮、剖片、日晒、划丝,插、穿、削、锁、钉、扎、套,工序繁多,图案清晰、色彩丰富、工艺精美,平面、立体兼有。扇子、晒簟、凉席、枕席、茶具、器皿、筐、篼、箩、篮、字画,编尽天下。装饰、包装、摆件、日用、旅游商品,用途甚广。
绵竹木版年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美术类)
绵竹木板年画,亦称绵竹年画,中国四大年画之一。源于北宋,兴于明代,盛于清代,彩绘见长。起稿、刻版、印墨、施彩、盖花为序;掭水脚,其特有画法。构图均衡对称,线条古拙流畅,色彩鲜艳明快,内容广泛多样,素有“四川三宝”、“绵竹三绝”之美誉。
瓷胎竹编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技艺类)
瓷胎竹编,又称“竹丝扣瓷”,是在晶莹的瓷器外面用竹丝编织而成的一种特色工艺品,历来有“东方艺术之花”的美誉。瓷胎竹编技艺独特,以精细见长,有“精选料、特细丝、紧贴胎、密藏头、五彩丝”的技艺特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珍藏价值。邛崃市平乐镇竹资源丰富,是整个四川瓷胎竹编最大的原料产地,也是传统瓷胎竹编技艺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之一。
黑茶制作技艺(南路边茶制作技艺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技艺类)
南路边茶又称黑茶、雅茶、藏茶等,主要分布在四川雅安地区,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从唐宋至今,经历长时期民间艺人、工匠的传承发展,形成一整套独具特色的制作技艺和标准,生产制作的南路边茶具有重发酵、后发酵、多次发酵、非酶促发酵、转色发酵等显著特点,其品质优良,汤色褐红明亮,滋味醇和悠长,加入酥油、盐、核桃仁末等搅拌而成的酥油茶,更是每个藏族同胞每天数次必不可少的食用品,形成南路边茶独有的特色。
彭州白瓷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技艺类)
彭州白瓷烧制技艺,产生分布于成都彭州市军乐镇及其周边区域,始于晚唐、五代时期,盛于两宋,尤其在南宋最为兴盛,衰于元初,窑户集中于彭州市桂花镇,尤以金城窑为最,是宋代四川地区瓷业的典型代表。其烧制技艺以宋代生活美学为根基,充分发挥刻花、划花、印花等传统工艺特点,并结合现代设计和生活观念,研发出非遗白瓷、创意白瓷、疗养白瓷、多彩白瓷和白瓷+非遗扶贫等五大产品体系,远销国内外。
蜀锦织造技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技艺类)
蜀锦织造技艺,源于公元前316年,发达于汉朝。工艺细腻严谨,配色典雅富丽,经线彩色起彩,彩条添花,经纬起花,先彩条后锦群,方形、条形、几何骨架添花,对称纹样、四方连续,色调鲜艳,对比强烈,别具一格。居宋锦、云锦和壮锦“四大锦”之首,称为天下母锦。雨丝锦、方方锦、铺地锦、散花锦、浣花锦、民族锦、彩晕锦,争奇斗艳。1995年10月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蜀锦。
蜀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美术类)
蜀绣,亦称“川绣”,源于川西民间,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蜀绣针法之多居四大名绣之首,有12大类,130余种之多,是四大名绣之最丰富者,而70余道衣锦线更是蜀绣所独具。常用针法有晕针、铺针、滚针、截针、掺针、沙针、盖针等,讲究“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双面绣技法,乃为其独门绝技。产品色彩淡雅清秀,线条优美流畅,具有中国水墨画的格调。
羌族刺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美术类)
羌族刺绣,亦称“羌绣”,是我国羌民族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是羌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结晶,主要流传于羌族地区。羌绣技法原始古朴,构图精巧奇妙,色彩绮丽纯美,图案题材大都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物和崇拜与向往的一些抽象图案,工艺精巧,内容丰富,装饰性强,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价值。
彝族传统刺绣技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美术类)
甘洛彝族刺绣为义诺式剌绣,流传于义诺式彝语区,其工艺主要体现在彝族服饰、鞋子、枕头、挎包和各种饰品上。刺绣图案基本分为具象性(动植物、山水、天象)、抽象性(几何图形)、象征性(寓意吉祥、繁育性的吉祥物)3类,反映了甘洛彝族崇尚大自然、向往和谐自由、憧憬美好生活的热切愿望。甘洛彝族刺绣以“绣”为主,刺绣手法主要有挑花、贴花、锁花(锁边绣)、盘花4种,工艺独特、做工精美、色彩艳丽、寓意深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川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戏剧类)
“川剧”流传于四川(含今重庆市)境内及云南、贵州、湖北省的部分地区,是中国西南地区影响最大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代前、中期,主要有高腔、胡琴、弹戏、昆腔、灯调五种声腔,“五腔共和”的声腔体制和鲜明的艺术特色,体现了巴蜀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和中国传统戏曲的多样性。“川剧”剧目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由传统剧目和创作剧目六千余个,其中有宋元南戏、元杂剧、明传奇与诸多古老声腔剧种经典剧目,也有历代巴蜀文人、艺人创作的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