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坠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河南坠子是流行于全国的地方性曲种。由三弦书和莺歌柳融合演变而来,因使用坠琴(即坠胡)伴奏而得名。演唱形式有一人自拉自唱、两人一拉一唱、双人“鸳鸯档”(男女捧口)、三人或多人的群口唱。曲(书)目短篇和中、长篇均有,传统曲(书)目三百九十余部(篇),短篇二百八十余个,如经典传统剧目《大红袍》《杨家将》《小八义》《小黑驴》《偷石榴》等。河南坠子的文体与唐变文相类,音乐唱腔具广泛性。其唱腔为板腔体,主要有起腔、平腔、快札板、武板、寒韵、落腔等。
陈胜利,男,汉族,出生于1968年8月,河南省濮阳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三弦书(南阳三弦书)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三弦书(南阳三弦书)主要流布于河南全省及湖北、陕西、安徽的部分地区。最初表演形态为腿缚节子,怀抱三弦自弹自唱,称为“腿板书”,后发展为一人手执铰子,八角鼓打拍演唱,另一人脚蹬梆子拨弄三弦伴奏,有时还增加坠胡、筝等伴奏。后期一般都为站唱形式,能加入各种表演,唱者连唱带舞,伴奏者帮腔助势,一唱一和。其音乐为板腔体,大致分为铰子腔、鼓子腔两类。唱腔分为中路唱法、西路唱法、东路唱法三个不同流派。主要伴奏乐器为三弦,持弦人俗称“弦子架”,伴奏的同时还要和主演递二话、接伴唱以及与主演交流感情等。
雷恩久,男,汉族,出生于1946年10月,河南省南阳市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幻术(宝丰魔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幻术(宝丰魔术)源于明清,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分布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赵庄镇、商酒务镇、肖旗乡三角接壤地带,并被宝丰县广大群众世代相传。用敏捷而使人不易觉察的手法和特殊装置将变化的真相掩盖,造成离奇魔幻的表演效果。
宝丰县是“中国魔术之乡”。宝丰魔术以传统手彩魔术为主,有十多个门类五百多个节目。道具种类繁多,均为生活中常见的绳、帕、碗、盘、杯、盏等。宝丰魔术在祖先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是民众娱乐和养家糊口的重要方式。
王献坡,男,汉族,出生于1963年9月,河南省宝丰县人。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丁德龙,男,汉族,出生于1980年10月,河南省宝丰县人。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出生在一个魔术世家,5岁便跟随父亲丁发生学习魔术,从小就学会一些手彩小魔术,到2003年时已经能够熟练地一次双手同时在空中抓来弹出6张牌(单手抓弹3张)。经过三十多年地不断学习与实践,他已经能够熟练地一次双手同时在空中抓来弹出14张牌(单手抓弹7张),手彩魔术牌技表演赶超国际国内魔术大师,被称为中国民间的“大卫·科波菲尔”,近景互动魔术出神入化,传承创新大型魔术震撼人心。
河洛大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河洛大鼓是由洛阳琴书和单大鼓结合并吸收河南坠子曲调形成的地方曲种。诞生于19世纪初的洛阳偃师,主要流布于河南西部的洛阳市各区县及周边地区,包括三门峡、焦作、新乡和郑州等地。由一人自击鼓板演唱,二三人伴奏。伴奏乐器除书鼓、角鼓、扬琴外,兼用铰子、二胡、三弦等。演唱者一般站立演唱,边唱边击打手中的乐器,并辅以一定的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所表演的节目以说大部书为主,如《三洪传》《八宝传》《刘公案》《武松赶会》等。其音乐唱腔结构为板腔体,以平板为基本板式,其他板式在平板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
张怀生,男,汉族,出生于1961年4月,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人。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面塑
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等,是以糯米、面粉为主料,调和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人物、动物、植物、瓜果、器皿、道具等形象的一种造型艺术。
新乡面塑制作技艺巧、快、准、润、炫,以传神为主要创作法则,特别运用了将两种或多种深浅不同彩面柔和出自然渐变色的套色技术,使人物面部、肤色更加逼真。新乡面塑作品形态夸张,栩栩如生,色彩绚丽、鲜活,且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适合长时间保存。
莲花落
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莲花落,传统曲艺形式。最早见于南宋,原为佛教劝善和募捐的一种演唱形式。表演者多为一人,自打“七件子”伴奏,自说自唱。“七件子”是指表演者分执于两手的竹板,因右手所执两片大竹板,左手所执五片小竹板,故名“七件子”。唱腔婉转、流畅,善于叙事,用方言说唱,通俗易懂。唱词的字数以“七字韵”为主,结合“三字嘣”“五字揩”或“十字韵”等,有时为详细叙述故事情节,常常加有白口。在整个说唱过程中击节和烘托则以大板儿为主,以节子板儿为辅,同时节子板儿也是表演过程中摹拟事物、辅助表演的主要道具。
姬银龙,男,汉族,出生于1976年9月,河南省永城市人。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