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秦韵

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是流传于陕北及山西、宁夏、甘肃、内蒙古、河北等陕北周边地区的地域性民歌,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诗歌式口头创作的民间艺术形式。陕北民歌的形式以信天游、小调为主。此外还有风俗歌(秧歌、酒曲、叫卖歌、婚嫁歌、丧葬歌、祈雨歌)、劳动歌、宗教歌等,共计约27000余首,其中革命历史民歌约1400余首。陕北民歌形成较早,是陕北历史发展中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长期融合的产物,也是中国大地上较为古老的民歌形式之一。

陕北民歌的内容涉及陕北生活的方方面面,与陕北人民的语言腔调、性格特征、生存环境、生活情感有密切联系,展现出陕北黄土高原民歌的地域风采和特色(如信天游、山曲等)。陕北民歌的代表性作品有《东方红》、《兰花花》、《三十里铺》、《走西口》、《黄河船夫曲》等。2008年陕北民歌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闻名天下。它有机地揉合了秧歌和武术动作,气势磅礴,风格独特,豪迈粗犷,刚劲奔放,充分表现了陕北人民憨厚朴实、悍勇威武而又开朗乐观的性格。

安塞腰鼓是流传于陕北安塞的民间广场舞蹈艺术,最大的阵容可上千人或几千人一起打。《诗经》曾曰:“击鼓其镗,勇跃用兵。”安塞腰鼓正是古代战争的产物,据专家考证,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延安时期,安塞腰鼓在陕甘宁边区兴起的新秧歌运动中得到极大发展。后来,随着革命的胜利,安塞腰鼓一直打到大江南北,被誉为“胜利腰鼓”。1951年安塞腰鼓手曾到天安门广场进行表演。1952年参加了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办的世界青年和学生联欢比赛,一举荣膺特别嘉奖。1986年12月安塞腰鼓在文化部和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举办的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大奖赛中获最高奖——大奖。近年来,安塞腰鼓参加了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演出、上海世界博览会演出、北京APEC开幕式演出、德国柏林“柏林亚太周”和“感知中国”活动演出、洛杉矶迪士尼中心中国春节乐园特别巡游活动、泰国新年文化活动、新西兰“传统中国新年灯会”、意大利中国文化节年活动、澳门妈祖文化旅游节、台湾桃园灯会、央视春晚演出等重大国内外演出活动事项,深受好评,迎接了乌兹别克斯坦、印度总理、荷兰、法国总统等国领导人访华,成为世界文化交流史上重要辉煌的篇章,展示了安塞文化独特的魅力。特别是国庆60周年,安塞组织了1000名腰鼓队员组成“千人腰鼓”方阵在天安门过街表演,受到世人瞩目。2006年6月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腰鼓之乡”。

有专家评论说:“安塞腰鼓不仅是陕北黄土高原情感的凝聚和力量的爆发,而且堪称民族灵魂的再现。”安塞腰鼓具有气吞万里山河的气势,雄奇而壮观的场面,像黄河流水一样,激越流畅,一泻千里。

横山老腰鼓

横山老腰鼓产生于明代中期,是流传在陕北地区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主要分布在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的芦河川、小理河川、大理河川流域,其中以横山区黑木头川的南塔乡村的老腰鼓最具代表性。

横山老腰鼓表演形式多样,通常以舞队的形式出现,有单人打、双人打、四人打、八人对打、群场打等。舞队由伞头、鼓子手、腊花、杂色丑角组成。鼓子手动作矫健有力、威武豪放、自由洒脱、穿插频繁;腊花含嗔带羞、舞步轻盈,与鼓子手成双配对,眉目传情,使整个舞队表演更加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富有艺术感染力。

横山老腰鼓始终保持着原生态打鼓技法,保持着粗犷、豪放、激越、诙谐的特点和传统品格。横山老腰鼓是劳动人民特有的调剂精神生活、表达思想情感的民间舞蹈之一,是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的产物。它根植于民间,紧紧依附于民俗祭祀活动。2008年横山老腰鼓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北剪纸(绥德)

绥德剪纸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源起于祈福驱祸的民间风俗,与民族图腾文化、生殖崇拜等息息相关;从巫术活动剪纸开始,经历了图腾文化、生殖崇拜、祖神崇拜、装饰剪纸演变过程;它与民俗生活密切相关,形成一种自觉的创作,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革,逐步走向成熟,形成了独具陕北剪纸艺术的绥德剪纸风格。《绥德剪纸》于2011年6月3日被公布为陕西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曹毛女(曹风琴),女,1965年4月出生于绥德县薛家峁镇慕家沟村,现为陕西工艺美术大师,获评陕西省首届十大三秦巧娘、榆林市突出贡献专家、榆林市十大金剪刀。利用非遗进校园、社区、景区的大好契机,组织、参加各类展示展览和培训活动,带领农村家庭妇女共同创业,实现共同致富。于2014年被公布为陕西省第四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华县皮影戏

皮影俗称【灯影戏】,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中国古都长安,盛行于唐,宋,至今仍在中国广泛流传。
皮影选用上等牛皮,经削,磨,洗,着色等24道工序,手工精雕细刻3000余刀而成.皮影是对皮影戏曲表演及戏中场面、道具、景物、人物的通用称谓。它是由影戏艺人操纵纸制或皮制的侧影形象的平面影偶,通过灯光或自然光将影像透映于浅色幕布上,并配以音乐和唱念来表演剧情的一种戏曲形式。

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其造型精巧别致,刻工细腻,施色考究,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民间艺术的掘巧醇厚。

2011年,总部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正在巴厘岛举行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6届会议已正式决定把中国皮影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秦腔

凤翔木版年画

凤翔木版年画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凤翔木版年画起始年代较早,迄今已有500年以上至上千年的历史,在唐、宋时就有单色印画,至明代为套色印画。在1709年至1835年,南小里村和陈村镇共有印画作坊40多家;1929年,南小里村的“世兴画局”、“中兴画局”,北小里村的“复盛画局”、“兴盛画局”,陈村镇的“张记”、“李记”等画局均具规模;1936年,木版年画工艺鼎盛,其“套银描金”工艺被誉为“金三裁”。建国之后,凤翔木版年画得到了较大发展,其产品销售范围包括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四川、河南、河北部分地区。同时,其用途也由民间祭祀逐渐转向了室内装饰和工艺品。
凤翔木版年画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主要分为祭祀画、谷雨画、春牛图、戏文画、吉祥画、风俗画等。祭祀画主要用于过年时人们祭祀神灵,如门神画、家宅六神画(天神、灶神、仓神、龙王、槽马侯、土地神)、财神画等。此外,描绘当地风情习俗和生活场景的风俗画也占有相当数量。

凤翔木版年画全部以手工雕版,土法印制,局部手绘填染,风格古朴自然,造型夸张饱满,色彩对比强烈,具有鲜明的西部黄土风情和西部地域艺术特色。2011年10月凤翔木版年画被国家邮政总局发行的第九套版画邮票录用。

西秦刺绣

西秦刺绣布艺是平面刺绣再做成各类工艺用品的通称,具有浓郁的传统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西秦刺绣纹饰稚朴,多彩多姿的主题纹样有不重刻划和比例的神话、戏剧人物;不重写实,以莲花、牡丹、桂枝、梅、兰、竹、菊等为程式化符号的花草;以、鱼、蛙、虎、五毒、12生肖、喜鹊、燕、鹤、鹌鹑等为主的鸟虫;以佛手、桃、石榴、葫芦、白菜、芹菜、葡萄、柿子等为主的蔬果;以狮子、麒麟、龙、凤、鹿等为主的瑞兽;以八卦、绣球、贯钱、碗、瓶、壶、灯、八宝等为主的器物;以点、线和点线组合的丰富多变的非主题纹样等。这些纹饰是刺绣工艺的精华所在,它们所传达的文化意味内涵多元,意义深邃,表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西秦刺绣种类很多,品种主要有枕头、云肩、花裙、绣花鞋、童帽、裹肚、玩具、门帘、手帕、烟袋、耳挂、荷包、花帐、桌裙、信插、针葫芦、荷包、苫单、香包、挂饰、马夹、筒袖、围嘴、遮腰、鞋垫、披风、坐垫等,尤以儿童服装和新娘嫁妆最为灿烂。
西秦刺绣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主要特点:构图率真质朴,造型随心所欲,配线色彩鲜明,气氛浓郁热烈。留有先祖图腾信仰的纹饰、符号和生殖崇拜痕迹。图案、色彩、象征、隐喻、指代等文化内涵丰富。

西秦刺绣风格独特,价值珍贵。黄土高坡的质朴与豪放,使其树大根深;借丝绸之路,吸纳东南刺绣的细腻与艳丽,使其枝繁叶茂;现又融入了一些西方现代元素,使其香飘千里。西秦刺绣尽管吸收了许多外来精华,但其质朴、豪放之原发性,仍占主导地位。
2008年6月,“西秦刺绣”被国家文化部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安鼓乐

绥德炕头石狮子

炕头石狮狮(拴娃娃狮子),是绥德石狮子文化中的一朵艳丽山花,是绥德民间石狮崇拜的最奇特的一种形式。绥德炕头石狮的雕刻制作和拴于娃娃身上都有一套约定俗成的民俗仪程。
炕头石狮狮形态各异,夸张多变,似狮非狮,神似貌离,神形兼备。一件件皆具神韵,散发出黄土地的芬香,体现出“大巧若拙、恬淡为上 ”的朴素美和纯真美。

宝鸡民间社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