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不分先后,内容由商家提供)
1、郫县豆瓣传统制作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技艺类)
豆瓣传统制作技艺(郫县豆瓣传统制作技艺),属传统手工技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郫县豆瓣起源于清康熙年间,已有三百余年历史。郫县豆瓣秉承独特的传统工艺。
郫县的胡豆(蚕豆)品质优良,以它作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的豆瓣酱,油润红亮,瓣子酥脆,有较重的辣味,香甜可口,除用作调味外,也可单独佐饭,用熟油拌,其味其佳。油润红亮,瓣子酥脆,有较重的辣味,香甜可口。除用作调味外,也可单独佐食,用熟油拌炒,味道更妙。郫县豆瓣用料考究,精选上等鲜红辣椒、二流青皮蚕豆、优质面粉、精制食用盐为原料,通过长期翻、晒、露等传统工艺天然精酿发酵面成。具有瓣子酥脆化渣,酱脂香浓郁,红褐油润有光泽,辣而不燥,黏稠适度,回味醇厚悠长的特点。
郫县豆瓣,有辣椒、蚕豆、面粉、黄豆,尤以上等的二荆条辣椒和二流瓣蚕豆为上品,蚕豆瓣子是自然发酵,辣椒是自然卷曲。是川菜中必不可少的调味佳品,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其传统酿造技艺应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被誉为“川菜之魂”。
2、水淘糌粑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技艺类)
甘孜县的水淘糌粑历史悠久,以其质、味、色、香四者俱佳等特点受到省、州、县内外的好评。水淘糌粑在制作中,选用优质青稞风筛好,放入冷水中洗净,晒干,再用热水淘洗,沥干水分趁热装入麻袋密封盖上衣物,保持恒温,放上一夜。第二天,烧好干底大炒锅,揭开麻袋自然会闻到一股酒香味,然后用先撮上一碗河沙到入炒锅,待烧得滚烫再倒入一大碗青棵不停翻炒。炒青稞关键要掌握好火候,不焦不生,青稞爆花后,把河沙筛回炒锅内,炒好的青稞倒在筐内,再放入一大碗青稞,河沙少了又添,如此反复,直至把一袋青稞炒完,待炒好的青稞冷却后,重新筛簸,装入麻袋,送到磨房,经水磨磨出。磨房的水流,在一条水渠里,由两个挡板控制,用一块挡板挡住流向下游的水,打开通往磨房的另一块挡板,利用水流转动磨糌粑,经水磨磨出的糌粑,粉细、味香色泽洁白,可口性强。
甘孜水淘糌粑是甘孜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在甘孜县人的心里,糌粑不仅仅是食物,还寓意吉祥,和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3、成都糖画
“糖画”即以糖液作画,民间俗称“倒糖饼儿”,流行于四川省成都市及其周边地区。“糖画”这种民间手工技艺历史悠久,明成化年间,官宦之家新年祭祖即将模具印制的糖狮、虎、文臣武将等人物造型作为贡品。后在民间流传过程中吸收“皮影”、“民间剪纸”的表现手法特点,逐渐形成流传至今的以块面、线条为其造型特点的成都糖画。成都糖画制作用料考究,手法丰富,取材广泛,融物质与精神享受于一体,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2008年6 月成都糖画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谢丰坤,男、生于1974年,四川广汉三水镇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四川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成都糖画代表性传承人。
从小对民间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喜爱糖画技艺。至幼拜国内著名糖画艺术大师一-蔡树全为师学习糖画制作技艺,表现出特有的天赋。
经过3年多的拜师学艺生活,就完全掌握了糖画整过制作技艺流成,谢丰坤就以铜勺为笔,以糖液作墨,凝神静气,运腕走勺。用抖、提、顿、放等手法,忽快忽慢,飞丝走线; 忽高忽低,粗细有致,一放一收,圆转流畅; -顿一抖,悄然成趣的作画场景,伴随了他的20多年“糖画人生”。
经过这么多余年的潜心学习和研究,其技艺已达到无论花鸟鱼虫、飞禽走 兽随手画来的境界。从艺至今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及世界各国,为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与国际的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4、达县灯影牛肉传统加工技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技艺类)
达县灯影牛肉传统加工技艺是指始创并流传于达县及通川区域城区民间生产牛肉食品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包括选料、捂肉、切片、拌料、铺肉、烘烤、包装7道工序。其中选料、切片、铺肉、烘烤等工艺为达州几代人代代相传的“绝活”。通过此工艺生产出来的牛肉片薄如纸,灯照透影,色泽红润,麻辣鲜香,酥脆化渣,回味无穷,堪称中国食苑一绝。
达县灯影牛肉始创于清光绪22年,自从问世以来,以其特殊的手工技艺和独特的风味,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具有重要的食用价值和文化传播价值。民国16年,在成都召开的第十次劝业会上获甲等奖。1978年邓小平出访尼泊尔等国时,将灯影牛肉作为礼品赠送给外国友人。20世纪80年代,达州灯影牛肉曾被指定为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的国宾馆的国宴食品。
5、东柳醪糟酿造技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技艺类)
东柳醪糟产于大竹县境内,酿制技艺历史悠久,源于汉,盛于清。据大竹县志记载:“甜酒亦以糯米酿成,和糟食用,故名醪糟,以大竹城北东柳桥所出为最。”故名东柳醪糟。
东柳醪糟酿制技艺工序为:先遴选粒大而均匀的糯米,淘洗干净用东柳泉水浸泡;泡好后捞出过滤水分,再将木甑放置盛有水的锅里加热升温,待锅内水开之后,再将糯米均匀松散地舀入甑内,盖上竹编窝盖,用旺火蒸20余分钟至半熟后,倒在铺好纱布的大洗菜篮中摊开,用3倍于糯米重量的清水从糯米上淋水过滤,使其温度保持在30℃~32℃,再将沥过水的糯米舀入簸箕中,把米曲碾成粉末,均匀地加入,再将米捧入观众抹平,于中心处挖个小圆洞,盖上罐盖,放置于温暖的地方发酵。发酵时间夏季一般24小时,冬季48小时,春秋季36小时,当醪糟在容器中浮起,可以转动,醪糟中心圆洞内完全装满汁水即成。米曲除了用大米粉,还需要采集红参,砂仁、白寇、桂皮、甘草、上皂角、谷芽等108味纯天然中草药加工而成。
东柳醪糟色白汁清,甜浓鲜香。有补气、生血、活络、通经、润肺之功,夏日更兼清热解暑作用。东柳醪糟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地方风味突出,对研究大竹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6、怀远三绝制作技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技艺类)
怀远“三绝”早在1930年始就在成都地区广为流传。产区主要以崇州市怀远镇为中心,辐射崇州市元通、街子等乡镇。
怀远第一绝“叶儿耙”,为北宋年间所创,经各代名家改进始有现代之工艺。主料以精细糯米细加工,内以多种天然香料配制的甜馅或咸馅,外用柑桔叶包蒸而成;“冻糕”色呈微黄或纯白,细嫩绵软松泡、油而不腻回味香甜,堪称怀远第二绝;“豆腐帘子”表面有一层雪绒似的霉衣、用炸、煮、烧、凉拌等多种方法食用称怀远第三绝。
7、东坡泡菜制作技艺
眉山东坡区,古称眉州。眉州很早就有泡菜制作的记载,泡菜制作在东坡民间流传已有1500多年历史。据北宋史料记载,酷好美食的大文豪苏东坡不仅喜食泡菜,还亲手制作泡菜。“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以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他创造用泡菜烹制“东坡肘子”、“东坡鱼”等菜谱仍是当今食客偏爱的美食。到了清乾隆年间,四川罗江李调元在所著的《函海.醒园录》中,论述了大蒜、生姜等20多种蔬菜的泡渍方法,民国初年出版的《成都通览》也记载了“家家均有”的22种泡菜。
管国如,男,汉族,1963年8月生,四川省眉山市人,无党派人士。四川省味聚特食品有限公司、四川省川南酿造有限公司、四川省致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川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眉山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8、藏香制作技艺
9、立江腊肉制作技艺
立江腊肉制作技艺是巴人祖先发明的一种熏制猪肉的传统技艺,主要流传于四川各地。通过这种技艺不但能保持猪肉长时间不腐坏,而且香味独特,味道鲜美。立江腊肉制作技艺工序主要包括:选料、切块、腌制、风干,熏制等,所制作出来的产品,风味独特,腊肉金黄、透亮,味道鲜美。对淳朴的巴山人来说,切菜板肉、腊香肠,炖一锅土豆腊排骨、鲜笋腊猪脚,就成为逢年过节招待客人最好的方式。
项立江(1986年出生)一家从祖辈开始就有着熏腊肉的特殊方法,在继承祖辈传统技艺手法的基础上,项立江把腊肉做得更加精致,通过宰杀、分割、排酸、腌制、熏制、脱烟、包装等多道工序并使用祖传的秘方进行腌制,最终熏制出风味独特,腊肉金黄、透亮,味道鲜美的立江老腊肉。为了把老祖宗留下来的技艺发扬光大,项立江创办了万源市立江食品加工有限公司,主营生态黑猪养殖,腌腊制加工、销售,各种农副土特产品收购、加工、销售,已形成生猪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带动100余名贫困户解决就业问题,带动千余名农户解决自种农副土特产及生猪、各类家禽销售问题,为农户增收500万余元。
10、龙玲剪纸
剪纸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每逢年节,神州大地到处可见这种装饰在门窗、壁间,点缀在喜庆之物上,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包孕着中华古老文明博大内涵的艺术品。
龙玲剪纸深深植根于西南地区民间艺术的土壤,源于彝族原始巫术之驱邪剪纸,继承了川西平原民间艺术的基因,与汉族地区的民间婚丧嫁娶文字图案剪纸、日常生活之鞋样、衣饰、窗花等剪纸图形图案融汇融合,成为独具特色的民间剪纸艺术。龙玲剪纸继承了西南地区民间剪纸流派的基本手法,在题材、表现形式、基本材料、操作技巧、风格韵味等各方面充分体现了民间文艺的原生态与原创性,成为中国南派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
龙玲,彝家女,高级民间艺术家。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剪纸委员会会员: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被四川省文联、四川省民协评为“四川民间工艺百家”;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的保护和传承中做出突出贡献,被四川省民协评为“四川民间剪纸艺术优秀传承人”,被成都市青羊区评为“民间十大艺人”。
11、自贡扎染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技艺类)
“自贡扎染”,古称蜀缬。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源于公元前221年秦汉时期,传于巴蜀,以绞、缝、扎、捆、撮、叠、缚、夹等几十种扎缬手法,形成自贡扎染独特工艺。染纹从中心向四周成辐射状效果。通过扎结和染色形成图案。自贡扎染工艺性强,以针代笔,无一雷同,色彩斑斓,款式多样,扎痕耐久。近年研制的棉、麻、丝、缎、皮革、绒等质地的多色套染,永隽雅秀、韵味天成,图案设计富于情趣,特色浓郁。
扎染的制作方法别具一格,旧籍生动地描述了古人制作扎染的工艺过程:"'撷'撮采线结之,而后染色。即染,则解其结,凡结处皆原色,余则入染矣,其色斑斓。"扎染的主要步骤有画刷图案、绞扎、浸泡、染布、蒸煮、晒干、拆线、漂洗、碾布等,其中主要有扎花、浸染两道工序,技术关键是绞扎手法和染色技艺。染缸、染棒、晒架、石碾等是扎染的主要工具。
传统染料以板蓝根、蓝靛为主,与化学染料相比,其色泽自然,褪变较慢,不伤布料,经久耐用,穿着比较舒适,不会对人体皮肤产生不良刺激。据说,像板蓝根一类的染料同时还带有一定的消炎清凉作用,对人的健康有益。在回归自然、提倡保健的今天,扎染布被广泛用来制作衣裤、被子、枕巾、桌布等与人体肌肤相亲的用品,格外得到人们的青睐。
12、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美术类)
属“传统美术”。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早在新石器时代,嘉绒藏区的纺织工艺已经发育,及至汉代该地麻编织技艺已经显现。元、明、清时期,四川西部藏区均推行土司制度,历代中央政权除在区内加强政治统治外,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逐渐频繁。那时,蜀绣的兴旺、羌绣的盛行,对嘉绒藏区的织绣技艺产生了深刻影响。清中叶,乾隆征伐大、小金川后,大量汉族迁入嘉绒藏区,外来移民不仅影响着原生民族的生活生产方式,更将汉族地区的织绣工艺进一步引入当地,致使嘉绒藏区编织、挑花刺绣工艺更臻成熟,自成体系,传承至今。
嘉绒藏族生活在高山峡谷、丛林地带,这里气候温暖,生产方式主要以农耕为主,兼营牧业。历史上他们的服饰主料为毡子(用山羊毛搓绞成细线后用手工织成宽30厘米,长3厘米的衣料),然后剪裁缝制成毡子衣衫,捆扎彩线编织的花腰带,妇女们还要系桃花围裙,头戴手工刺绣的花头帕,脚穿绣花鞋。过去嘉绒妇女农闲时的大部分时间花在了搓羊毛、织毡子上,一家老少的一套衣料几乎要耗去她们毕生的精力。姑娘们从12岁起就要开始学织花腰带、挑花、刺绣等女工技艺,待到出嫁时,以谁织的花腰带纹彩丰富,手工精细,数量多而为荣,不仅如此,腰带还是定情之物和馈赠长辈的礼品。挑花刺绣编织等手工技艺在嘉绒藏族生活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是嘉绒藏族日常生活中依赖性很强的物品。
13、新繁棕编
棕编工艺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三国时代,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被我国文化部誉为中国“民间一绝”。新繁棕编利用棕榈树的树叶,破成细丝,经过穿插、折拉、编扣、打结等方法进行造型,制作出的产品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过程中(传承与发展) , 棕编工艺将时尚与实用不断的演绎出来,发挥的更加淋漓尽致。
刘俊英是新繁棕编非遗传承人、高级花艺师、四川省农村手工艺大师(编织类),四川省传统文化促进会棕编专委会主任,成都市花卉协会副会长。现担任成都市新都区巧帆棕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职务,成都市新都区编织艺术中心主任,新都区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委员,致力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棕编文化的发扬与传承。2022年6月荣获国礼高级艺术家称号。
14、川红工夫红茶制作技艺